清风明月伴中秋 以廉洁文化涵养文明新风-中国文明网

清风明月伴中秋 以廉洁文化涵养文明新风

发表时间:2025-09-30 来源:中国文明网
字体:
打印:

  又是一年中秋至,桂香月明人团圆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,中秋寄寓着人们对团圆和睦、生活美好的向往,也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价值追求。在这个承载着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美好期许的传统节日里,我们应让廉洁清风与中秋月色交相辉映,以文明风度涵养节日气象,让传统佳节既保留文化韵味,更充盈清风正气。

  中秋文化蕴含着对清廉高洁的价值追求。苏轼“明月几时有”的旷达背后,是其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的为官准则;那圆润的月饼,其形如月,其馅香甜,亦隐喻着为人处世当如明月般清澈、如莲馅般纯洁。历代先贤常借月咏怀,以月光之皎洁比喻品行之端正,以月轮之圆满寓意行事之周全无私。这份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,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廉洁自律、光明磊落人格的崇尚,为今日我们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滋养和精神源泉。

  恪守纪律规矩是廉洁自律的基本底线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,持续为节日风气注入清廉活力,为党员干部划出了清晰的行为红线。越是佳节时刻,越需警惕“节日腐败”的侵蚀,防止“人情往来”异化为“礼尚往来”背后的权钱交易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强化自我约束,时刻绷紧纪律之弦,坚决抵制收送礼品礼金、违规接受宴请、公款吃喝旅游等歪风邪气,将纪律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让拒收礼品、拒绝宴请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。

  弘扬优良家风是抵御腐败思想侵蚀、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途径。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,家风正则民风淳,民风淳则社稷安。从“岳母刺字”的家国情怀,到“林则徐家训”的勤俭持家,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以良好家风涵养廉洁品格。节日期间,家人团聚、共话家常之时,亦是传承勤俭节约、廉洁持家等优良家风的良机。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,带头重家教、立家规、正家风,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清白做人、干净做事,远离贪腐之诱,共筑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。

  月到中秋分外明,廉至佳节更显清。当空皓月,不仅照亮团圆之路,更应照亮每个人的清廉之心。我们在品味传统文化、享受团圆之乐的同时,更应常怀律己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,共同汇聚起激浊扬清、崇廉尚实的正能量,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、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贡献力量。(朝阳门工作室 陈嘉箴)

【责任编辑:杨荃】